·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实验室概况 新闻中心 研究生教育 IT职业教育 科研工作 科技服务 下载中心 网站地图
全部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专题 >> 新闻正文
信息资源语义互操作性管理的国际标准在这里延伸
作者:admin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824    更新时间:2008-9-9
 

信息资源语义互操作性管理的国际标准在这里延伸

 

目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已经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正逐渐成为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作为这类信息系统的核心,互联网的发展给软件形态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软件的网络化,随之而来的是软件的开发范型、应用方式、产品形态以及盈利模式都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我们正在迈向面向服务的软件工程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和软件创新成为当今软件工程学科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软件形态的变革促进了其开发方式的转变。为适应这种变化,需要为网上数以亿计的信息资源提供科学、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方法,同时确保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互操作,并通过信息资源的动态链接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由于信息资源在生成阶段采用的技术、方法不尽相同,使得信息资源在语法格式、所用术语的含义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造成了用户对所用信息的误解和使用不当,无法实现真正的互操作。因此,需要从语法、语义等各个层面建立公共的标准,让信息资源的各种关系明确化。2003年,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持研制的ISO/IEC 19763-3(第一版)从互操作问题的本质出发,建立了一个抽象的互操作管理机制,在更高的层面上刻画互操作过程中关键信息之间的基本关系,为实现信息资源的互操作提供了一个公共的框架。该标准具有良好的通用性,能够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制造业等多个国民经济领域。基于这个标准为核心技术内容,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武汉开目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发的“制造业信息化软构件库的语义互操作性管理与服务平台”,已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2.54亿元。该标准也成为我国在信息资源管理ISO国际标准领域自主研制的首项。

 

由于在ISO/IEC 19763-3(第一版)标准制定过程中表现出的突出技术优势,从2007年起,ISO正式启动了ISO/IEC 19763-3 第二版的研制工作,以增加对本体演化的支持。所谓本体演化,是指为了确保语义互操作的顺利进行,需要为本体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本体表达了领域概念的含义,当领域知识发生变化的时候,需要对本体实施及时的更新以反映领域的最新情况,这种更新即为本体演化。以此为基础构造的信息系统将具有更强的环境感知能力和动态调整及自适应能力,因而将呈现更强的智能性。可以预计,这类信息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样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

但是,面对日新月异的复杂网络时代,现在使用的网络信息资源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各种格式的数据、元数据、文档资料等,而是逐步扩大到结构复杂、语义丰富的复杂信息资源,其中,以Web服务、工作流、业务过程等为代表的过程模型具有复杂的组织结构、灵活的控制结构和丰富的语义信息,是动态信息和过程知识的载体。因此,如何高效地管理和使用已有的各类过程模型也已成为当前业界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际标准组织ISO2007年对国际标准“ISO/IEC 19763-5过程模型注册元模型”正式立项。该标准将为不同组织定义的过程模型提供一个通用的分类注册框架,在ISO/IEC 19763-3的基础上,通过注册和管理过程模型的公共结构和语义关联信息来实现各类异构过程模型之间深度信息共享和语义互操作,并为基于语义的过程集成和服务组合提供支持和保证。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创造价值的关键点也就显现在如何更完善的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上。在这种趋势下,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提高用户的体验质量成为IT行业普遍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作为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一种新范型,大规模定制将是网络化时代软件产业的一种有效的生产模式。实现软件产业大规模定制的一个重要支撑手段是按需模型选择,即通过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而绑定服务资源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所以,20085月,ISO通过决议将按需模型选择元模型作为国际标准ISO/IEC 19763-7并进入预研阶段。该标准面向业务用户,为用户的业务意图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在用户的业务意图和系统实现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通过该标准的实施,将为实现软件的大规模定制提供有力的指导手段,有助于增强IT企业的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上述三个新国际标准(ISO/IEC 19763-3第二版、19763-519763-7)的研制将成为我国在信息领域主导研制的一系列前置性国际标准,这些标准的研制成功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在信息产业竞争中的技术优势地位。也使武汉大学成为我国在面向服务的网络软件工程领域国际标准制定的领军者。

 

ISO国际组织于200894-9月6在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展开对这三个新标准的学术研讨工作。由标准主持研制者我校何克清教授召集来自日本、美国、韩国、加拿大等国的专家就关键问题进行研究碰撞。在会议开幕式上,李清泉副校长代表武汉大学做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国际标准组织ISO/IEC JTC1 SC32主席 Bruce Bargmeyer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国家实验室)亲临武汉大学参与学术研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单位均参加了此次会议。
 

 

 

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 武汉大学| 湖北软件评测中心 | 武汉大学复杂网络研究中心 | 国家科技部 | 国家教育部 | 国家信息产业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版权所有: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科研网入口:www.sklse.whu.edu.cn,电信网入口:www.skls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