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
第8批开放基金项目指南
一、背景说明
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1985年经国家批准筹建,1989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实验室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为促进我国软件学术界学术水平的提高和软件产业的技术进步而不断地开拓创新。
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互联网上软件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网络化软件工程、语义软件工程、可信软件工程和智能计算。为了促进软件工程领域中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及其相关标准的发展,加强国内外学术思想与人才的交流,促进学科交叉研究,实验室特设立开放基金项目,资助有关人员来实验室从事软件工程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验室开放基金一般项目资助强度为3万元左右。
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热忱欢迎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博士后和博士积极申请符合本指南科研方向的科研项目。实验室将参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评审办法,对项目进行科学、公正的评审,择优立项。
二、指南内容
第8批开放基金将重点资助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课题,但不仅限于此。
1、网络化软件需求工程
网络化软件需求工程研究如何在网络环境中开发具有复杂拓扑结构和动态行为的软件复杂系统,并提高用户感受的服务质量QoE。重点资助以下方面的研究:
(1)网络化软件需求动态演化建模
(2)软件复杂系统的需求分析
(3)网络化软件需求模型的验证与确认
(4)网络化软件产品线
(5)模型驱动的网络化软件开发方法与关键技术
(6)情景感知的软件可信服务的动态组合、协同优化
(7)典型应用的网络化软件需求规范
2、语义软件开发技术
语义软件开发技术侧重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语义信息,开发、维护和管理软件系统。重点资助以下方面的研究:
(1)语义本体和描述逻辑
(2)基于语义技术的资源描述方法,语义标注
(3)基于语义技术的Web服务资源组合方法
(4)语义搜索引擎
(5)语义SOA
(6)基于语义的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
(7)语义软件工程的形式化基础
(8)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3、可信软件工程
可信软件工程侧重研究构造与验证、演化与控制可信软件及其环境的方法与关键技术。重点资助以下方面的研究:
(1)基于社会的可信软件的方法学;
(2)可信软件的需求工程;
(3)可信软件的设计与构造;
(4)软件可信性演化;
(5)可信软件的验证与测试;
(6)软件可信性的度量;
(7)可信计算环境的构造与评估
4、智能计算
智能计算研究通过学习、模拟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的演变规律和演化过程,借鉴自然科学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算法设计和问题求解,进而形成软硬件协同的智能系统。重点资助以下方面的研究:
(1)智能计算理论与应用
(2)自动程序设计与演化软件
(3)自然计算理论体系
(4)演化硬件应用
(5)智能计算支持平台构建
5、物联网中的软件技术
物联网中的软件技术侧重研究物联网所需的各种支撑软件技术和物联网应用软件开发方法。重点资助以下方面的研究:
(1)物联网软件建模与设计方法
(2)物联网中海量异构数据聚合方法
(3)海量实时数据搜索引擎
(4)物联网中海量数据传输与分发方法
(5)基于物联网的行业应用中的软件关键技术
6、云计算中的软件技术
云计算中的软件技术侧重研究云计算所需的各种支撑软件技术和云计算应用软件开发方法。重点资助以下方面的研究:
(1)云计算中的需求工程方法与技术
(2)云计算中的软件设计技术
(3)云计算中的程序设计技术
(4)云计算中的数据安全与网络安全
(5)云计算中的资源存储与管理
(6)云计算中的软件开发和支撑平台
三、申请办法
(1) 项目申请人根据指南要求,就部分研究内容提出申请,研究期间为2年。
(2) 申请书可登录www.sklse.org“下载中心”查阅和下载。
(3) 课题申请受理自2010年7月10日开始, 截止日期为2010年 9月25日。
(4) 申请书电子版发送到联系人邮箱,纸质版需经所在单位推荐并加盖公章, 一式3份,寄到如下地址:
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 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联系人:吴闽泉
电话/传真:027-68776009
Email:[email protected]
附录1:开放基金试行办法
附录1:开放基金申请书空表
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
2010年7月
|